58歲,在很多人看來不是“折騰”的年紀了。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馬承愚,卻在58歲這年從上海來到5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喀什,成為第八批上海援疆教師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喀什是祖國最西部的一座邊境城市,距離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僅50公里,氣候干燥。2014年2月,初到喀什的馬承愚流了一星期的鼻血,手腳裂開一道道口子,第一個學期下來還患上了肺炎??墒罴倩厣虾V委熯€沒結束,他又馬不停蹄返校上課。
協助喀什大學籌建環境工程專業,幫孩子們圓夢,帶教青年教師……馬承愚用滿腔熱情和一心為學的態度,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承諾,贏得了當地師生的尊敬和愛戴。
剛到喀什大學不久,了解到這里的環境專業學生到了大三卻連《化工制圖》這門基礎課還沒上,也沒有其他老師能勝任,馬承愚主動請纓,承擔教學任 務。沒想到,第一次講完課布置作業,就有少數民族學生直接說:“聽不懂!不會做!”馬承愚反思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從附近的建材市場購買材料,連夜趕制模型 等教學用具,還千里求援請上海的領導同事快遞教學動畫光盤和輔導教材,找學校領導協調投影儀等設備。自制教具來來回回返工了幾次,但拿到課堂一演示,學生 們就樂了:“聽懂了!”
發現當地的教學計劃中沒有開設“計算機輔助設計”部分,馬承愚又坐不住了。“如果這里的學生還在接受30年前用鉛筆橡皮制圖的教育,那么意味著 他們一畢業就落后于工程實踐的發展需要。”于是,馬承愚給學生們額外開設了《AutoCad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用自己從上海帶來的機器把實地參觀的場 景拍成照片、錄成視頻,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吐爾洪帕夏是喀什師范學院附中的一名維吾爾族女生,夢想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但家庭不富裕。了解到她的心思,馬承愚利用暑假回上海的間隙,收集新疆當地短缺的美術輔導資料,從上海背到了喀什,還為她聯系高考美術補習班,幫她繳納了部分學費,帶她參觀美術展覽。
維吾爾族男孩兒艾斯卡爾的父母身患疾病、沒有工作,他的夢想是考上上海最好的醫學院,學成后回新疆做醫生,幫助和父母一樣的病人。馬承愚就專門擠出午休時間,為他復習輔導。
援疆的日子里,馬承愚常常比在上海還忙,女兒心疼:“經常給老爸打電話打不通,一周三天給本科生上課,還有兩天給少數民族孩子輔導功課。”辛苦 是辛苦,可在馬承愚看來都是值得的:“孩子的夢想是最可貴的。作為共產黨員,幫助他們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我責無旁貸。”
“援疆光靠‘輸血’不行,關鍵還在于增強‘造血’功能。”馬承愚深知這一點,抓緊帶教青年教師。說起古麗戈娜和努熱曼古麗兩位維吾爾族年輕教師 “徒弟”,馬承愚很開心:“她們都是從‘內高班’(少數民族內地高中班)考上內地知名高校,然后畢業回新疆工作的,基礎都不錯,就是缺少必要的指導。”如 今,兩位青年教師都有高質量學術論文發表在權威期刊和國際會議會刊上。
馬承愚說:“我要努力把上海的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帶過來,多在新疆撒些教育的‘種子’。我走了,年輕人還可以接著干。”